体味“两会”代表委员对建筑业发展的谏言与心声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徐征:以高质量发展赋能行业新生
徐征表示:只有服务国家战略,才有企业的大市场和长远发展。
近年来,上海建工发展的新兴产业,都是围绕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这个大局来进行的。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等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上海建工着力发展了城市更新、水利水务、环境工程、数字化工业化建造和建筑服务业五项新兴业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凸显了党中央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早在多年以前上海建工就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进入环境治理这一领域,形成了一系列的成功案例,并且依托上海建工扎实的科研能力,形成了体系完整的技术储备,做好了对接国家战略的准备。
上海建工在从“工程承包商”向“建筑服务商”转换,这不仅是业务范围的升级,更是经营理念的突破。
在城市更新领域,上海建工以“不停航、不停业、不拆迁、不封路”的更新理念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以全产业链优势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水利水务、环境工程领域,上海建工建立了全国领先的环境风险评估、土壤和地下水治理、固废处理等技术研发与应用平台,实现了环保业务从“地上”延伸到“地下”,初步形成“水—土联动” “水—岸联动”业务新模式,取得环保业务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新优势;在数字化工业化建造领域,建造了国内首座和国内最长全尺寸3D打印人行景观桥,自行投资、设计、建造的首个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项目也顺利推进;在建筑服务领域,“营造商”平台注册分供商数量稳步增长,装饰建材采购与园林机械租赁成功登陆专业化商城,在部分项目试点启用智慧无人仓,不断探索“互联网+产业服务”新模式,创新扩展了金融征信平台。
徐征强调,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上海建工作为推动中国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有能力更有责任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建筑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实现建筑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其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在徐征看来,只有打通从科技创新需求的源头到实际推广应用的传导机制,建立创新的传递链、价值链、服务链和反馈链,才能形成有效的创新驱动力。
近年来,上海建工坚持科技创新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不断提升工业化、绿色化、数字化建造水平,将装配式技术和工艺从住宅拓展到公共建筑、基础设施,以技术集成创新带动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能力升级,由此进一步加快产业现代化步伐。
徐征表示,上海建工正在积极构建以建筑全产业链协同联动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基础和支撑,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发展大局的核心位置,坚持打造一流的科技创新与管理平台,推动“产学研用”高效融合,通过高强度技术研发和技术集成,使BIM、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助推建筑业从设计施工到运维更新全产业链、全服务链的转型升级。
谈及未来,徐征表示,上海建工在对标国际一流企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业务管控等核心能力,他强调,“我们致力于打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脉’,追求更高品质、更高效率的发展,从而不断增强自身服务国家的能力和实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程并强:强化统筹企业协作共同打造高端产业链
程并强建议,要发挥产业龙头引领作用,围绕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深化央企合作、央地协同,加快转型升级;特别是要整合国家各类企业优势,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实现在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上有突破、有保障。
首先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牵头组织中管金融类央企对实业类央企、科研院所等,在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上给予特殊的财政支持、金融支持、政策保障,从而推动重点产业链的打造、打通、补短和延伸。
其次,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打造高端产业链绝不是央企“独角戏”,一些地方国企、大型民企在部分新兴产业、高端产业、支柱产业拥有技术领先优势,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同行业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民营企业携手发力,并给予产业政策支持,共同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
再次,加强协同协调。建议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建立央企内部协同及争议解决机制,进一步加强在打造国家重点产业链方面的协作,并实现重点产业链上各方的均衡平稳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加强“新基建”:赋能传统产业、实现创新转型
傅军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和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冲击,加强“新基建”对于稳投资、稳预期、稳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加强“新基建”更是赋能传统产业、实现创新转型的重要方式。在他看来,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的支撑下,“新基建”可以创造与满足新需求,促进消费升级,促进新业态、新产业、新服务发展,实现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从而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为更好地建好、用好新型基础设施,傅军建议:
一是做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布局。建议将“新基建”计划纳入五年发展重点规划,并与财政政策相配套。国家层面应与省市层面在项目建设上相衔接、呼应,并注重区域之间的协调、联通。应充分考虑东西部资源需求和供给差异来进行科学的规划布局,避免形成数字鸿沟。“新基建”计划要突出5G网络、数据中心等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意义的建设项目,同时应该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投资项目放在优先的位置。
二是支持引导4166金沙之选参与“新基建”。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的思路,政府做好规划布局和政策支持,鼓励不同市场主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则灵活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在团队、产品等方面形成合力。发挥好政府和国有大型企业在一些关键领域的主导作用,同时全面打通和拓宽民间投资、民营企业进入“新基建”领域的渠道。探索创新“新基建”投融资机制、经营管理机制、投资回报机制等,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参与“新基建”的积极性。
三是完善“新基建”配套服务保障体系。根据“新基建”项目的特点,通过电力直供、土地灵活使用等方式优化电力、土地等资源的供给。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提高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外依存度。完善相关的立法工作,对数据资源的公开、采集、利用等形成法规,一方面打破信息壁垒和数据孤岛,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畅通流动和创新利用,另一方面防止信息滥用,有效保证公共信息和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佳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在“新基建”背景下审视智慧城市建设
刘伟建议,在新基建投资大热的背景下,调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向。针对此次疫情暴露出的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刘伟就在新基建领域如何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有序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快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大脑”相当于城市的中枢神经系统,是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空天地一体化、5G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一个城市信息模型和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枢。
二是研究出台建设“城市大脑”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导意见,规范和指导全国建设。建议首先要从体制层面进行城市治理结构与治理规则深层次的变革,真正形成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高效协同全景式的管理模式。通过标准引领,促进数据互联互通。通过规划,建立各个领域的规划目标和实施途径,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
三是聚焦核心场景应用,逐步提升运用效能。建议早期以建立交通大脑、公安大脑、应急大脑、医疗大脑为突破口,搭建首期大脑平台,初步实现“城市大脑”在交通、公共安全、应急、公共卫生等领域率先统一落地。第二步再逐步完善“城市大脑”功能,拓展到文旅、环保、社区等民生领域,不断提升数据在城市治理中的运用效能,推动“城市大脑”的全面深化应用,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四是改变建设模式,由单一向多元模式转变。政府要以开放的心态允许市场在更大的空间里试错,我国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模式,应该逐步从政府主导的单一模式向社会共同参与、联合建设运营的多元化模式转变;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尤其是有一定收益的项目要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基建投资方式上要规范并推动PPP,避免明股实债等,引进私人资本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来源。
五是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实现核心科技的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新技术、新产品最敏感;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坚持“产”为主导,即企业为主导;建议优选出一批全国“城市大脑”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建设“城市大脑”,推动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发展芯片、传感器、云平台、基础软件、行业软件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软硬件,实现“城市大脑”建设的安全可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冯远: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增强城市建设韧性
冯远联名全国政协委员王翠坤、王美华带来了“关于加强‘韧性城市’建设的建议”的提案。
冯远认为,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功能的不断延伸,未来城市将面临更多复杂且极具不确定性的风险灾害。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增强城市建设的韧性,让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必将成为城市科学治理的未来方向。“韧性”是最早在物理学中被使用的一个概念,后逐渐被引用到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领域,出现了“城市韧性”、“韧性城市”的说法,并在20世纪末被引入中国。“韧性城市”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城市建设理念,代表着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一是当灾害发生时,城市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抵御、吸收和化解外界对其产生的影响;二是城市能够从灾害中快速恢复,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通俗来讲,就是城市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各类灾害风险。
具体到如何构建,她进一步表示,“韧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建议从政策制度、工程技术、社会管理、文化观念等方面进行系统构建。
政策制度方面。要加强韧性城市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城市发展需要的韧性城市基本理论、指标体系、规划方法和相关建设管理及技术标准,做好韧性城市规划建设的顶层设计。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在灾害发生时为居民提供安全和基本生活保障,降低灾害损失,帮助灾后快速恢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工程技术方面。要将韧性城市理念贯穿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维的全过程。将防灾目标和指标分解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中;在传统建筑设计中,考虑“弹性”设计,提升技术预见性;在防灾方面,从建筑抗震、抗洪、抗风的传统设计思维方式向适应性、可恢复性设计思维转变,尽可能减轻灾害对建筑物造成的损伤;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提升城市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信息服务等功能。
社会管理方面。要提高政府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要从单一风险应急管理模式向多领域、跨学科、多部门协作的应急工作模式转变。
文化观念方面。要通过组织应急救灾演练、媒体宣传等途径,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要关注公众面对灾害的情绪反应和灾后的精神恢复,及时给与必要的心理干预,缩短灾后不良情绪的恢复时间。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揭新民:打造政府投资工程阳光化监管平台
揭新民表示,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许多项目还是以粗放型管理为主,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政府投资项目未形成全过程阳光化的监管机制;二是投资管控方式落后,导致项目超概现象发生;三是项目建设数据分散,无法形成投资决策依据。
揭新民通过对当前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机制以及投资管控模式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依托BIM技术等科技手段,在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领域,建立投资管控和协同管理平台的建议”,从而实现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全过程阳光化,精准化管控的目的。
具体做法一是在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的精神,大力推广BIM技术以及基于BIM技术项目协调管控平台的应用;二是项目建设的监管单位开发并建立财政投资管控平台;三是通过项目建设方基于BIM的项目管控平台和监管方的财政投资管控平台进行无缝对接,财政投资管控平台获取项目要监控的数据。四是项目建设管控模式上依据《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通过基于BIM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方式,保障平台间的对接和实时监管的落地。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奥润顺达集团总裁倪海琼:大力推广节能门窗让建筑更节能
倪海琼表示,为了让建筑更节能,让生活更美好,发展超低能耗建筑和应用节能门窗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从以前的‘有住就行、有房就行’上升到‘住好才行、房好才行’。特别是经历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后,人们更加注意到打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尤为重要。
倪海琼建议,可以鼓励公共建筑和新农村建设中率先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并借鉴城市住房装修分期付款或新能源汽车一次性补贴的模式,对农村住房翻建超低能耗建筑或节能改造给予贷款资金支持或一次性资金补贴。
倪海琼建议,将节能门窗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必选项目清单,设立专项奖励资金,鼓励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优先采用节能门窗、智能遮阳等环保产品。同时,优先在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如学校、医院、体育场馆、机关单位等新建或改造项目中应用节能门窗,发挥标杆示范作用。同时还需建立健全节能门窗的政策法规,有序提升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完善对建筑门窗工程的全过程监管,通过加强现场抽检、加严执法力度,确保产品质量不降低。此外,还要加强宣传引导,使民众了解节能门窗的优越性,提高对不合格门窗辨识和维权意识。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荻港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来辉:加快制造业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张来辉认为,“新基建”带来新机遇,要以创新驱动传统制造业的“颜色转变”,实现绿色发展。
水泥行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满足了城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节奏加快的需要,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建材产品。水泥行业在大多数人眼里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而近年来水泥行业通过转型升级和环保升级改造,行业形象已今非昔比。
张来辉建议,有关部加强产能置换监管,防止利用产能置换政策扩大产能和新增产能的现象。在现有产能发挥不足的省份,严控新增产能。建议将水泥行业从高污染高能耗名录中移出;出台水泥行业转型升级规划;推进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固危废处置规划;制定环保标准要和现有的环保技术相适应,要和现有的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对水泥行业现有的脱硝、脱硫技术进行调研,推广先进技术;利用环保专项基金,鼓励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攻关污染减排技术。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加快木竹结构建筑和建材产业发展
刘东生认为,我国木竹结构建筑和建材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目前正是加速发展的良机。
对此,刘东生提出3条建议:一是提升木竹结构建筑和建材产业发展战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建立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全面综合施策,制定资源培育、产业发展、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科技支撑、政策支持等战略体系,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允许建设开发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区域率先推广。二是出台木竹结构建筑和建材专项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加快推进推广绿色建筑建材的相关政策落地实施,将木竹结构建筑建材产业发展列入“十四五”专项规划,组织相关部门共同编制。三是强化科技和政策支撑。推动木竹结构建筑和建材产业标准化建设,完善产品分类、质量、环保、安全、抗震等标准体系。加强技术研发,重点推进木竹建筑建材定向培育、组装配套、技术创新、检验认证等关键技术提升,同时,引进、吸收国外多层及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加强人才培养。研究制定相关财政奖补、财税优惠、金融支持、建设用地等支持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和行业对木竹结构建筑和建材的认可度。
政策修订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与建造师分会会长陈华元:建议对建筑业实行更大规模减税降费
陈华元介绍,建筑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但在税收方面存在着四个方面制约。
一是跨区服务税源争抢现象。营改增后,以项目预缴+法人汇算模式缴纳流转税,取消同一地级市外出经营许可证办理,一些地方政府为留住税源,设置市场壁垒;二是外区预缴税率相对偏高。行业销项税率从11%降至9%,但预征率仍为2%,企业名义税负下降,税金支出没有显著变化;三是利息支出进项税无法抵扣。此举不符合增值税税制原理,也增大了企业税金支出压力;四是“走出去”面临税收风险。税收协定约定不够全面,在部分国家享受税收优惠,在国内需补交税款。一些国家税制变动频繁,涉税争议时有发生。
对此,他提出四点措施:
一是优化建筑业外区预缴制度。恢复同一地级市内建筑项目增值税就地预缴政策,减少税源抢夺,支持建筑企业跨地区集团化经营。将项目所在地预征率降低至0.5%-1%,减轻因预缴税金超出项目实际税负带来的资金支出压力。二是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以部分行业为试点,允许抵扣利息费用进项税,建立完整的增值税抵扣链条,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激发企业参与新基建等长周期项目的投资建设热情,拉动行业整体复苏。三是加大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在湖北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将既有社保费、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税费减免征优惠延长至2020年全年。对重点防疫企业在停工停产期间发生的固定成本、防疫支出准予加计扣除。四是加大对建筑企业“走出去”的税收扶持。扩大我国税收饶让政策范围,减轻建筑企业境外投资税收负担。健全国际税收争议解决机制,从国家层面推动成立跨境税收争议解决委员会或“一带一路”税收争议处理中心。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总工程师王美华:加强科技创新引导提高科技成果质量
王美华认为,我国科技创新相关规划指标体系存在不足。“十三五”规划大幅度增加了与创新相关的指标,但部分指标却不能反映创新驱动的真实能力。
王美华建议应完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反映创新的指标体系,从创新成果的国际竞争力的视角出发,探索设立能够反映国家真实创新能力的指标,如单位GDP知识产权使用费收入等。
在具体的指标设计中,五年规划指标体系尽量少选择数量型和手段性指标,而更多的选择反映质量和结果的指标,使得规划指标体系在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和实现新的发展目标方面发挥更强更好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此外,王美华建议要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督查机制,进一步加强科研体制改革。应及时向社会反馈评估结论,要通俗易懂地公布科技创新政策的目标、实施内容、所取得成果、自我检查结果以及该科技创新政策的下一步政策导向。在体制改革方面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价值观,科研项目课题应注重应用导向,科研投入和科技产出应齐头并进,应建立公开科技成果的交易平台,形成成果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再次,完善科技评审和公示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翠坤:坚持工程设计审查制度守住建筑结构安全底线
王翠坤联名全国政协委员冯远、王美华带来了“关于坚持工程设计审查制度、守住建筑结构安全底线”的提案。
王翠坤注意到,现阶段建筑市场仍然存在较多乱象,许多设计单位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接受建设单位不合理的设计周期、设计费用及限额设计等要求,致使设计文件质量及安全难以保证。此外,施工图审查还是很多政府技术政策的把关环节,如装配式建筑相关要求、抗震的超限审查的措施是否得到落实,如果取消施工图审查,这些把关也就无法实现。
2019年国办11号文《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试点地区要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在加快探索取消施工图审查(或缩小审查范围)、实行告知承诺制和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等方面,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又提出“实行联合审图和联合验收,将消防、人防、技防等技术审查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意见》一经发布,引起行业热议。但在王翠坤看来,个别地区取消或变相取消施工图审查,其合理性有待商榷。
对此,王翠坤提出了应以守住建筑结构安全底线为原则,坚持工程设计审查制度的建议:
第一,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王翠坤表示,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习总书记明确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涉及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风险的建筑工程行业,更应该坚持法治理念,从国家安全的高度认识建筑结构设计安全,以底线思维防范化解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风险,坚持改革与防范安全风险协调统一的原则,既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进行改革,更不能以保障安全为借口阻扰改革,依法办事才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当前《消防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都对工程设计文件审查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赋予了施工图审查“行政许可”性质和“行政审批”及“政府监管”职能。只要国务院这些法律、法规及条例没变,就要坚持工程设计审查制度。
第二,完善图审制度,守住结构安全底线。“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图审制度,我们可学习借鉴其在运行机制、图审标准、图审内容、执业责任、保险制度、立法执法与政府监管职责界定、企业和个人从业风险防控以及行业组织发挥作用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及作法,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王翠坤对《中国建设报》记者举例说道,如逐步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转变为“工程设计文件审查”或“工程设计安全审查”,通过各种监管手段,真实反映设计质量技术和安全水平。
第三,提高审查效率,不断完善审查机制。王翠坤认为,为适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应在坚守建筑结构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以大幅提高审查效率为导向,坚持并不断完善设计文件审查制度。其主要工作可从建立健康可持续图审运行机制、实施多审合一、精简图审范围及内容、分节点进行图审及施工许可审批、实施数字化图审、构建图审从业人员准入退出机制、推动全国范围内图审资源共享等。
第四,研究探索社会保险制度。在王翠坤看来,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研究探索通过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同时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水平,保证工程质量,推动工程建设各方诚信体系构建等。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管理体系
在陈锦石看来,当前,预制装配式建筑依然存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各地评价标准口径不一、预制装配式深化设计人员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缺失、推广使用竖向预制结构构件的进展十分缓慢、推广使用的轻质隔墙板技术有待提升的问题。
陈锦石建议,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NPC技术体系,在降低成本、施工便捷、安全等领域加大研发,不断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管理体系,推动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更好发展。第一,加快落实预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并且完善评价标准的条文解读。组织行业从业人员统一宣贯和培训。各地预制装配式建筑评定专家需经住建部统一培训、认证,并取得认证资格。第二,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人员从结构设计、构件加工、构件运输、构件吊装等维度进行资格认证,必须持证上岗。第三,各主管部门联合企业做好培训和推广工作,制定完整的施工工艺技术规范和质量监督体系,形成完善的规范标准。国内行业专家应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用科学的依据打消大家的安全疑虑。预制装配式建筑优先采用EPC总承包,从设计-采购-施工全方位把控产品质量,真正实现全过程、全专业综合高效管理,实现装配式建筑全面稳步健康发展。第四,继续加大对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消除目前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完善国内现有图集和施工操作手册,增加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编制轻质隔墙板的性能指标对应的使用部位和使用方式的指导意见,对轻质隔墙板的使用和发展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完善建筑机器人政策标准体系
杨国强认为,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用机器人建房子的条件已经具备。但我国建筑行业要加速应用建筑机器人产品和技术,亟须解决当前政策体系不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未建立、监管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
杨国强建议,研究制定覆盖建筑机器人研发、制造和应用全流程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对人工智能与建筑业的深度融合进行有效引导,在基础研究课题、产业培育和测试应用等环节提供税收、土地、金融等政策支持,打通产学研用转化环节,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在鼓励地方先行先试与推动全国市场准入方面制定统一的制度规范,为建筑机器人的推广创造条件。
杨国强还建议引导建筑机器人快速试点试用,协助推广经验证后的产品、技术及设备。鼓励建设一批建筑机器人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为快速试点试用建筑机器人及相关智能化设备提供场景和条件;同时联动行业协会等力量支持和协助将试点验证后的安全稳定、质量可靠的产品和技术在行业内推广使用,推动建筑机器人加速走向市场,实现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凯盛科技集团董事长彭寿:发展智慧能源建筑推动建材业与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彭寿认为,发展绿色智慧能源建筑有利于推动相关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引领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及建材业高质量发展。
彭寿认为要大力发展智慧能源建筑助推节能环保,建议国家层面出台关于“分布式能源+储能”的专项支持政策,助推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政府部门制定薄膜电池、节能玻璃等绿色新型建筑材料一体化应用的标准和规范体系,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加快绿色新型建筑材料在既有建筑改造和新建建筑中的广泛推广,同时对绿色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单位给予绿色补贴,助推智慧能源建筑实现快速发展。
彭寿认为推进垃圾、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是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确保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建材业要充分发挥无害化消纳固体废弃物的优势,建立与相关产业以及城市绿色发展相衔接的循环经济体系。建材业在环保领域发展,他建议应采取这样的基本思路:以资源循环再生为中心,建立完善的生态产业链,拓展环保产品和环境服务,形成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环保产业新模式。其中关键在于生态产业链的规划和建设,通过生态产业链的规划和实施,在未来产业布局上形成“资源综合利用、废物处理处置、环保产品、环境服务”四位一体的产业格局,建立多元化的固体废物供给体系,打造高效的固废资源再生和处理平台,提供稳定的环保产品和服务价值链,最终形成可复制的管理和价值体系,为全国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作出积极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金晶科技董事长王刚:尽快对建筑节能和门窗标准化立法
王刚建议,尽快对建筑节能和门窗标准化立法,建议将高性能节能玻璃的强制使用纳入绿色装饰装修评价等相关工作体系中,以推进节能玻璃的推广应用;以法规的形式规定建筑门窗设计标准中必须使用高性能节能玻璃,明确规定建筑节能验收标准中必须将窗玻璃使用高性能节能玻璃纳入验收标准,对于没有达到标准的新建项目不准竣工验收。王刚还建议,制定有利于高性能节能玻璃推广应用的扶持政策;率先在重点区域强制推广使用高性能节能玻璃。
人员培养与用工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义光:提高农民工社会地位深层次破解“用工荒”
张义光说,很多地方出台了有针对性的举措,比如包机、包车、包专列的‘点对点、一站式’直达服务。但就是在这样的贴心服务下,还是有一大批农民工未返城、不愿意返城。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9077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425万人。张义光表示,保障农民工人群就业,关系着稳就业、促民生的大目标,也是确保脱贫、防止返贫的关键举措和基本保证。
张义光认为,究其根本,还是要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特别要重视解决农民工所关心的住房、子女教育、社保等问题,努力实现权利平等、保障同等、服务均等,从而有效破解“用工荒”问题。
张义光在提案中建议,国家应设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管理和服务机构,负责协调农民工的服务管理、待遇保障、教育培训、技能提升、权利维护等,在全国形成服务网络;同时,要注重农民工综合素质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建立专业化培训形式,根据企业岗位及农民工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培训课程和内容,提供实用的职业培训基地与实习园地;完善培训考核体系,对培训质量进行追踪反馈,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管理员邹彬:推动落实农民工向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转型
邹彬说,曾经是建筑行业主力的“60后”建筑工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70后农民工跟不上技术迭代的步伐,而“80后”“90后”的建筑工人也在递减,“00后”的年轻人,选择投身建筑行业的人更少。面对建筑行业工人“代际断层”这一现实情况,邹彬认为,推动落实农民工向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转型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一些年轻人选择工作的时候,可能更愿意选择做快递员、外卖递送员。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形象更加鲜明,而农民工的社会形象,还是难脱“一身尘土”“专业技能不高”的刻板印象。
邹彬认为,想要让行业能够持续吸引新的人才,那么帮助传统农民工转型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至关重要。只有加强这个行业的专业性,切实提高工人的技能,帮助他们转型成为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才会加强这个行业的吸引力,才会真正吸引人、留住人。
而如何推动农民工向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转型,邹彬认为,要以“政府——企业”的双主体机制来推动,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推广,建立好各种职业培训的制度;另一方面,各个企业要积极配合、鼓励员工参与各种培训,激励他们自我提升。同时媒体和社会其他机构通过宣传等方式,给建筑产业工人转型的新渠道、新动态做推广,让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形象更鲜明。
全国政协委员、国网安徽宿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带电作业班副班长许启金:重视存量产业工人的“转型升技”,促进国家高质量创新发展
许启金建议,要重视存量产业工人的“转型升技”,促进国家高质量创新发展。要更多更快地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当前,我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他认为,国家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离不开科技创新引领;二要有能够驾驭、运用先进技术,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能型产业工人队伍。新时代的产业工人要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
许启金认为,在工作中,切忌有“过得去就好,差不多就行”的应付思想。技能是靠动手练出来的,经验是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业绩是靠勤奋干出来的。技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经验,而技能水平的提高就是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才能达到“精”的地步。只有精益求精,才能追求完美。